首页范文心得体会
文章内容页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清正廉洁,自身刚硬

  • 作者: 大学励志
  • 来源: 励志故事
  • 发表于2017-12-13 11:21:00
  • 被阅读
  •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近日,闲暇之余认真阅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该书再现了习近平扎根黄土高原,在山沟沟里同人民群众同安共苦。情同手足、血肉相连、鱼水交融的历史画卷。通过仔细阅读,书中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一个个具体的细节,一个个生动的场景以及蕴含其中的精神和道义的力量,深深吸引了我,感染了我,教育了我。作为一名基层干部,习总书记书中的经历让我对扎根农村、追逐梦想的奋斗历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现将学习感受总结如下:

    一是树立坚定的群众观念。在插队中,他不称自己为“知青”,而是常说“我现在就是一个普通的农民”“我们老陕”如何如何。一两句普普通通的话语,折射出总书记的植根群众、融入群众、与群众心连心的品德。习近平曾说“乡亲们教我生活,教我干活,使我受益匪浅”,“当年,我人走了,但我把心留在了这里”。习近平总书记把自己作为黄土地的一部分,与父老乡亲打成一片,了解人民疾苦,和人民建立了血肉联系。如今,是我在基层工作的第三年,这让我深刻意识到:唯有脚踏大地、才会心里踏实,只有始终站在群众中间就会有无穷的力量,这是搞好一切工作的基础和动力源。

    二要常怀爱岗敬业的情怀。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习近平总书记插队在贫瘠的陕北黄土高原,这是全国1600多万插队知青中自然环境和生存条件最艰苦的地方之一,对此,他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艰苦劳动中,与群众一起放羊、铡草、挑粪、拉煤、修田,闯过“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从梁家河一名普通知青到村支书,由于他敢干、勇于担当,看准了的事能够带领群众干好,最后得到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尊敬。“做事公道,勇于担当”是群众对习近平队简单而最有分量的评价,也是新时期我们基层干部最值得拥有的品质

    三是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从当知青的迷惘、彷徨到离开时的坚定、自信,习总书记用实际行动诠释如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通过在农村的七年磨砺,他把“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作为毕生追求的目标。这些,让我深有共鸣。作为基层干部,习近平总书记对待人生的态度,激励着我们不断学习,努力提升自身能力。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坚守为民情怀

    《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最近很火,全书通过对习近平总书记插队期间共同生活、工作、接触的身边人的采访,讲述了总书记身处那个年代,有别于当代青年的成长历程,为我们呈现出真实、鲜活、接地气的青年总书记。

    我利用工作间隙读完了这本书,感受颇深,习近平总书记无愧于在苦难历史和曲折经历中成长起来的我们党的领导人,无愧于在人民群众中成长起来的我们党的领导人。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身上体现的为民情怀,是我们这个时代青年干部必须坚守的。

    “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急,我之所行”。在同来的知青都先后返城后,习近平没有在孤独的守候中秃废,没有在现实接连的打击下低头,在与命运的抗争中,他选择重生,他发现这条重生的光明大道其实就在自己脚下,那就是扎根在梁家河。“我为什么不能在梁家河扎根呢?我为什么就不能留在这里为老百姓干好事呢?自己的路自己走,自己的事自己干”!舞台虽小,但为民谋福利的思想却生了根发了芽,自己的前途命运不再是首要问题,如何当好职办好事,改善群众的生活成了他首要考虑的事情。

    在习近平担任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期间,他凭公道正派、处事稳重赢得大家的信任。凭借头脑灵活、勤奋肯干,带领大家办沼气、办代销社、打水井、搞河桥治理、种植烤烟,“给村里带来很大变化,直到今天,我们村人还在受益”。习总书记曾说,领导干部要赢得群众的真心拥戴,就必须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作为第一追求,始终把一切为人民幸福作为最大的执政责任和追求。青年干部要坚守为民情怀,就是要学习习总书记对待群众,态度可亲;对待事业,一片赤诚;清正廉洁,自身刚硬。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

    最近,我利用空闲时间,学习和阅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我感悟很深。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不仅是记录习近平总书记知青往事的纪实著作,也是一部极具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史料经典,更是一部叫人感念历史、催人奋进的生动教材。这本书不仅记录了总书记青年时代鲜为人知的史实,同时更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一代人成长的缩影,是对“不忘初心”的真实诠释。忆过往,观今朝。《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在带领我们回顾那段历史的过程中,更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更让我们增添了不畏艰辛、开拓进取的动力。所以,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凝心聚力,锐意进取,履行党员义务,干好本职工作,为建设富裕、生态、人文新礼泉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知青岁月,说真的,我们这一代年青人没有经历过,对那段岁月的概念大多来自影视剧,此次研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让我们认识了一个真实的知青岁月,图片、文字让我们看到了知青岁月的原貌;对话、描述为我们还原了习总书记在知青岁月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习总书记说“自己的路自己走,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在那个艰苦岁月发出这样的心声,带动了其他知青的积极性,点燃了知青们在艰苦环境下的斗志,激励了当地老百姓创造新生活的愿望。时至今日,社会进步了、环境改善了、吃穿不愁了。可是现实生活中还存在着一部分人“不干正好、一干就累”、严重的还有“占着茅坑、不拉屎”甚至屁都不知道的思想和工作状态出现了,面对这种人,我们要努力杜绝这种后退思想的出现和蔓延,以习总书记“自己的路自己走,自己的事情自己干”的奋斗精神和奋进思想为榜样,立足岗位,踏实工作,力争做到违心无愧,为富裕、生态、人文新礼泉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之感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以独特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习总书记早期的成长经历,让我们对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有了更为鲜活的认识。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则使我们看到了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人生经历和内心世界,让我们更能深刻地了解到他的真实生活。虽然我们这一代人无法亲身经历所谓的知青岁月,却能从书中的字里行间体会到当时生产和生活条件之艰苦,当然,也正是在梁家河七年的知青时光,沉淀出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这为我们所有身处基层的工作者拨开了迷雾,指明了工作的方向和目标。

    在基层工作要耐得住“寂寞”,才守得住“繁华”。习近平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过在农村的“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和“思想关”这四关,文中的知青说部分也为我们详细说明了当时的情况,作为90后的我很难想象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习近平总书记是如何在其中磨砺自己、不断学习进步的。现在我们作为基层的工作人员,生活和工作的环境比之好上百倍千百,我们就更应该扎根基层,树立为人民群众服务的理念,为人民做实事。基层工作固然会繁琐,这就需要我们在工作生活之余不断提升自我价值、补充精神上的“钙”,在思想上做到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考验

    “立身以力学为先,力学以读书为本”,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思考才能有所得。书中反复提及到,梁家河的村民去接知青回村的时候,习近平的两个箱子里面装的全是从北京带去的书本和他一空下来就读书的情景,都让我感受到了青年时期的习总书记对学习的热爱。正是这些在知青岁月中从没放弃过读书和思考的坚持和习惯,对习总书记后来的各个阶段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读书和学习重要性不言而喻,这就要求我们在年轻的基层工作者不断加强学习。增强自我的学习能力,将自己的所学都投入到伟大的基层工作事业中去。

    “干字当先,干在实处”,以实事求是为准则,到基层磨砺意志和品格。不论是修沼气池、修公路、开办代销社和铁业社还是修筑淤池坝,这些举措都为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而这些举措都是习总书记在深刻了解了人民群众真实诉求和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之后才着手去推进的,也都体现了习总书记敢为人先,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思想。书中以七年的知青时光为例,为我们诠释了基层干部应有的担当和魄力,值得我们去不断学习和领悟。作为基层工作者,我们的使命是为人民谋福祉,这就要求我们充分了解当地的实际情况和人民群众真实的诉求,做到“实干”而非“蛮干”。

    在当初如此艰苦的环境之下,七年的知青岁月却成为了习近平总书记人生中的宝贵经历,也希望自己和每一位工作者也能够在工作中多学习,远离浮躁,实事求是,保持初心,在平凡的岗位上交出令人满意的答卷,为早日实现中国梦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