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散文经典散文
文章内容页

孤月不待

  • 作者: 为人处世
  • 来源: 网络来源
  • 发表于2012-07-09 21:35:00
  • 被阅读
  • 也许几千年前我就来过这里,如果我还拥有着永恒的记忆。我的孤月,在这样寂寞的夜晚,在凝凉飘逸的风雨里,究竟览看了多少个朝代的情愫?海棠花下的春情融融和血染般凄艳的秋枫镌刻着时间的秘密。而孤月始终如一的皎洁使我心感羞愧。

    不管我往哪个方向行走,它总是会在我的头顶洒下质感神秘的清辉。那个流浪的年代,太阳散射的光芒稍嫌刺眼;江河不息的汹涌略感生硬;高山耸立的巍峨亦显得矫情。只有黑夜的主宰能让浮躁萌动的万物安于宁静。当月亮令一切生命晕上纯朴的野性魅力时,天青色的涛声由远及近,就连展翅觅食的水鸟也有了沧桑的心境。像所有极致的氛围,幽冷复制幽冷,撕扯衍生撕扯。人类,终究将情感托付于孤月,并且绵亘至今。

    静默通向思索,心绪的微妙从来只发生在一瞬间。好比深闺中的佳人,也许会因为唇上胭脂的残褪,感受到自己逐渐逝去的青春;浪迹天涯的游子,也许会因为某一个微雨的黄昏,忆起遥远故乡模糊的轮廓;喋血沙场的将士,也许会因为城头的一曲哀婉笛音,卸下多年来钢铁般牢固的意志。而孤月的无言,总是每时每刻都撩拨着生灵脆弱的神经。因为只需要一个抬头,那些伴随着愤怒的隐痛就可以长啸而出,无论其藏匿得有多深。这盏黑夜里唯一的明灯,像是雷雨天案几上曳动的烛光,让人心安的同时感到焦虑,焦虑的同时亦觉得心安。所以佳人望月,憧憬和绝望同在,因为岁月静好,世事无常;游子望月,归属感和漂泊感共存,因为千里共婵娟,月是故乡明;将士望月,柔情兼之铁血,因为犹念春闺梦里人,独留大义洗沉冤。通常怀着某种悲喜望月,得到释放的同时也会产生新的苦恼。诗人喜欢对月抒怀,正是因为可以在宣泄心中情感的同时得到一种全新的甚而是与初衷相矛盾的体验。无论你举头与否,月总是悬挂天边,撩人心乱。

    大地永远在移动,河山的褶皱不停地被翻新和修改,唯有碧落下的明月依着自然的节奏,循环着自身孤傲的美丽。这种变化与花的开谢迥异。时间如水逝,月总是那一轮月或那一弯月,而花却不可能再是那一朵花。因为独一无二,所以能承受历史的消磨。当几十万公里的月光终于朗照,降临世间以透明的哀恸。韶华白首,红颜终成枯骨;销魂蚀骨的爱情和恋人彼此间的喘息分崩离析于黄土,尽数消失在曾经的誓言之前;而那些伟大的功绩早已成了激荡人心的过往,可能再往后若干年,仅仅称得上是些好听有趣的故事。没有东西可以抵挡时间的肆虐。因为就连时间本身也不能与自己抗衡。而孤月仍然年轻,耐心等待着时间摧毁自然的一切,沉默不语。我对此深信不疑。

    总有一天,不死的诗文,拥有长生魔力的优美章句,会和鼎盛的文明一同覆没。但由于选择了一个足够高远的位置,张若虚在江畔吟下的夜曲,几乎就是整个唐朝的绝唱。几乎就是一瞬间,那些艳丽浮华的宫闱呓语,缱绻旖旎的情爱盟誓在浓脂腻粉的涂抹下成了呛人的病态呻吟,让人心底发腻。幸亏有了一句“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教众生知晓苍天不老,活着的每一天其实都在逝去。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只可惜我终究带不走这种古典的诗意。

    年华渐远,孤月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