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8岁的儿子放学回来,他热切又神秘地说:“妈妈,我给你带馒头了。”
一层一层地解开那件天蓝色的有点脏的校服,里面是一个洁白的小馒头,包得那么完好、安稳,像一朵花里的蕊、一只扇贝里的珠。
我很奇怪:“这馒头是从哪里来的呢?”
“我没吃早餐,专门留下来打包给你的。”
“为什么想起打包给妈妈呢?”
“因为你问过我早餐好不好吃。”
想起来了,我的确问过儿子早餐好不好吃,因为担心学校的伙食太差,可儿子理解成了妈妈想吃。
儿子非常重视我的这个“心愿”,并非常认真地把这个小馒头带到我手中。
让我想象一下这个过程:在喧闹的饭堂里,自己尚未吃饱,就把馒头放进裤子口袋里;做早操、跳跃、奔跑,因为揣着一个秘密,不免比从前小心;上课了,把馒头藏进抽屉里,过一会儿就瞄上一眼;下课了去洗手间,又匆匆跑回来看一下,怕它长了脚会跑。这样的一天会很长吧,我的孩子。好不容易放学了,脱下校服,把馒头用校服一层一层地包好,在熙攘的人群里挤上校车,胸口护紧这个“宝贝”。
“它是干净的,你看下面垫了纸。”好像怕我嫌馒头脏,儿子赶紧解释说。
“我知道,而且一定很好吃。”我弯下身子紧紧抱住儿子。我的好孩子,这当然是世界上最好吃的馒头。
想起我六岁那年,跟着外婆去很远的地方喝喜酒。据妈妈说,当时我特意藏起两块鸡肉,说要带回家给妈妈吃。忘了那两块鸡肉妈妈最后到底吃了没有,但她总是说起这事,说的时候,笑着、回味着,每个细节、每个字,都亮亮的。
然后她总是会摸摸我的头,说:“爱妈妈的人,她的孩子也会一样爱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