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华华下学期就要上三年级了。放假了,班里的绝大多数学生都积极报名参加了补习班。何华华没报名。她平时成绩都很不理想的。爸爸妈妈都是从农村进城卖菜的,文化都不很高。所以啊,平日里对她的学习帮助不上。班主任老师曾几次三番的跟何华华的父母讲,要求何华华周日周六请家教。可何华华的父母说什么也不同意。他们说:“周六周日,俺华华还要跟俺们忙活卖菜呢。俺们才不请啥家教呢!”班主任没办法。这不放假了吗,班主任梁淑贞跟其他几位老师组团搞起了补习班,补习对象,都是这个班里的学生。收费很高很高的。一般的家长很难承受,可为了孩子啊,不能承受也得承受啊。全班三十九个学生,就何华华没参加补习班。
何华华一考完试,就进菜市场跟爸爸妈妈一道在摊位上卖菜了。班主任毫不气馁,补习班里,决不放弃一个学生,班主任三番五次的动员何华华的父母。何华华父母也真是没办法了,问班主任,能给打折吗?班主任一副铁面无私的面孔,说绝不打折,学费一分钱也不能少的。何华华的父母最后还是铁了心的没让何华华参加补习班。
何华华算数还是很不错的。顾客在她这里买菜,她的账算得那真是分毫不差。她很听父母的话,对顾客,那绝对是一分利也不让的。
这一天上午的九点多钟,班主任梁淑贞跟丈夫吴向明一道进了虎丘路菜市场。他们要买菜。走着走着,就走到了二十一号摊位。梁淑贞一眼看见了何华华。她热情地问:“何华华在这里卖菜呢?”
何华华回答的声音很小:“嗯——”
何华华父母自然都认识班主任梁老师的。他们不露一点笑容的说:“买菜吗?我们这什么蔬菜都有的。买吧——”
梁淑贞心想,买谁的都是买,干脆就在这儿买斤芹菜,买两个茄子,买两个青椒,买两根黄瓜,得了。梁淑贞跟丈夫说:“就在这买点吧。”吴向明说:“行啊行啊!”
梁淑贞挑了两根黄瓜,两个青椒,两个圆茄子,一颗芹菜。何华华的父母打发别的顾客去了。何华华给梁淑贞称菜,算账收钱。这会何华华声音很大很大了:“黄瓜一斤一两,两块钱一斤,两块二角;茄子二斤三两,三元五一斤,八元零五分;芹菜一斤二两,一元五一斤,三元三角钱;青椒一斤二两,两元五一斤,三元整。一共是十六元五角五分,四舍五入,你给俺十六元六角——”
何华华很熟练的把各样蔬菜递给了梁淑贞。
梁淑贞笑道:“何华华,我给你十六元得了——”梁淑贞把一张十元面值的和一张五元面值的一张一元面值的票子递给了何华华。何华华接过钱,仔细的数了数,冷着脸说:“还差六角钱!”
梁淑贞说:“我买你这么多的菜,你给我点优惠吧——”
何华华板着面孔说:“不行!一分利也不能让的!快!再给六角钱——”
梁淑贞苦着脸,把一张一元面值的票子递给了何华华。何华华从钱匣子里数出四个一角的钢镚儿,递到了梁淑贞的手上,说:“找你四角钱。”
梁淑贞拎着蔬菜跟丈夫吴向明离开了何华华家的菜摊。此时,梁淑贞心里有着一种说不出来的酸楚。
在摊位上,何华华的父母跌跌不休的夸赞着女儿何华华:“好样的!做买卖吗,就要这样的!别说她是个小小的班主任,就是校长,那也是一分利也不给让的。她办班,求她在学费上给打打折让让利,她是一分利也不让啊,闺女,你做的太好了,你将来一定会有大出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