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重要方面,我们不能把语文教学仅仅看成是学会操作语言的一项“技术”。20xx年秋,全国三十多个地区率先进入新课标的实施当中。此次新课改是一次由以往的应试教育模式向素质教育模式转变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语文课程,实行新课标、使用新教材更是必要,这是由它本身的性质和地位所决定的。而为了配合此次新课改,在语文课程教学方面,关键是如何培养学生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所以,语文教学应该从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做起,这样才有可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因此,语文素养的重要性正是体现在它的基础性上,也是新课标的实质性要求。
语文素养是什么?它包含了哪些方面?语文素养的内涵十分丰富,它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感能力、语言积累、语言品质、语言态度、语言体验、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总之,语文素养是一个整合体,不能单单以一项或几项素质的高低来判断一个学生语文素养的好坏,毕竟语文教育不是一种技术的教育,而是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培养。正因为如此,要学好语文,是需要一定时间的,语文素养的培养过程就像耕耘与收获之间的这个过程。
那么,语文素养应如何在新课标的实施中培养?笔者通过自身二十多年来教学经验的总结和对新课标的学习所获的心得,认为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的几方面来逐渐培养起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和文化的情怀。
要想学好语文,首先应该培养起对语文的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一种巨大的学习内驱力,是学好语文的诱因。如何去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呢?应该让学生从了解祖国的语言和文化做起,只有真正认识它,才会喜欢它、爱它。汉语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和内容最丰富的语言之一,同时我国也是一个传承了五千年文化的古老国家,而这些文化都是通过语言来记载的,我们要去了解它,必须学好语文,凭着一种对祖国文化的憧憬和渴望,让我们从感情深处迸发出学习语文的动力。
二、提高学生独立的审美情趣。
语文不仅仅是通过文字的形式来表达,更重要的是这些文字所包含的情感和意义,然而,这些文字通常不是像一些公式或定理那样,被人们所共同认可,它具有抽象性。毕竟每个人的知识背景都各不相同,之所以会出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种现象,也就是这个原因。所以,学习语文不是追求答案的统一,而是追求思想上的收获。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学生必须具备个人独立的审美情趣,个人经验、个人感悟、个人语言修养都属于个人独立的审美情趣的范畴。
要提高审美情趣,在语文教学中需要加强美的教育。美的教育包括:社会美的教育、自然美的'教育和艺术美的教育等。实践证明,加强美的教育,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既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又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增强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在语文课堂上,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重点和关键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思考,使学生敢想、敢说,教师应创设能够激发学生审美情趣的情景,让学生在美的情景中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如在讲授朱自清的《春》时,我一边朗读:“盼望着,盼望着,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一边播放一首轻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眼前就是一幅春景图。读完后,我让学生大胆描述他们想象的图的样子,同学们便争先恐后地说开了。有的说,蓝蓝的天空,青青的草地,绿油油的麦田,农民在田野里春耕;有的说,柳树发芽了,柳枝在风中摇摆,小河的冰融化了,水哗哗地流着;有的说,桃树、杏树、梨树开出了五颜六色的花,空气中夹杂着各种花的香,蜜蜂在繁忙地采蜜幅幅春天的图画呈现在大家面前。这样的训练,既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想象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三、重视生活的体验和文化的积累。
人是具有社会性的,做人就不能够独立于社会之外,因此,培养语文素养不能够脱离生活,生活是人生的一本大书。然而,当前中学的作文教学,教师往往注重的是写作方法的教学。在难得的几堂写作指导课上,教师经常从如何开头,如何过渡,如何呼应,如何交代,如何结尾等等方面进行指导。在讲到如何开头的方法时,又分出所谓的“悬念式”“开门见山式”“回忆式”等等方法;结尾的方法又分为“总结式”“展望式”“号召式”“水到渠成式”等等。这样,让不少学生逐渐产生一种共同的印象:写作文首先要把写作方法学好,把写作技巧提高,这样就能写出好作文来。于是,许多学生到书店里专拣“作文技法”之类的书买,以为买到了这类书,就得到了写好作文的秘诀,看了这类书,就能写出优秀作文来了。
但是,仅仅是从技巧层面上做文章是不能有多大的创新的,充其量是在进行语言和段落的堆砌。鲁迅先生在《创作要怎样才会好》中说过“不相信‘小说作法’之类的话”,他还说:“如果内容的充实,不与技巧并进,是很容易陷入徒然玩弄技巧的深坑里去的。”诚然,就写作来说,技巧应该说是重要的,但技巧不应该是为技巧而技巧,前提是必须有充实的内容。然而这文章的内容从何而来,其实它就在我们的身边,只是我们没有认真去对待它。对于中学生来说,要写出好文章来,应该要十分重视生活的体验、认识水平的提高和文化的积累,从中去寻找我们写作的源泉,并启发我们的思维、开掘我们的灵感。
四、引导学生对语文进行综合性的学习。
综合性,主要表现在:提倡跨领域学习、主张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解决跨领域学习过程中的某些具体问题、融听说读写活动于一体。《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综合性学习要“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生活的联系”,“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强学业生语文实践能力”,要求“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语文综合性学习有观察表达、问题解决以及活动探究三种方式,可以看出它是一种开放性和实践性的学习方法,因为语文是一个基础性学科,同时它并不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学科,它与其他学科彼此紧密相连。在学科与学科的关系上,我们要建立学科之间的有机联系,进行综合性学习,通过综合学习,可以改善对各门功课的认知体系,完善学生各个学科的知识结构,把整个学习过程中的相关因素或成分合成一个新的统一体。
五、变被动为主动,把语文课堂还给学生。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种开放性、多向性、艺术性很强的信息交流活动,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进取精神。同时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同时也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教学过程充满了多元性、不可预测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在这个活动中教师的作用“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在进行教学活动时,不能用老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包办学生的学习内容。教师也可以像绘画艺术中的画家一样“蜻蜓点水”,留出大片“空白”,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能动地去探索、思考和发现,让学生补充这些“空白”,更让学生在教师组织下自主生成对文本的理解。
被动学习具有消极性、接受性和封闭性,这种学习方式带来的后果是学习效率不高,学习者逐渐会把学习当成一件苦差,丧失学习兴趣。而主动学习相对来说则具有积极性、批判性和开放性,它会调动起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使之乐学、好学、能学并学有所获,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让师生得到共同发展。
六、开展实践性活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创造能力是和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相伴、相辅、相长的。当学生想到的事情要准备付诸行动和实施时,会有一种动力、一种激情。而当他想出来的事情能做到、能实现时,就会进一步激发其创造的潜能,使之源源不断地进行创造。反之,如果想出来的事情没有实践的机会,或者没有实践的能力,那么,时间长了其创造兴趣就会慢慢地淡化或泯灭。因此,开展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保证。
然而,从当前的语文教学安排中可以发现,很少有课本之外的实践性活动,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是“眼高手低”型的,这是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的。所以,在教学课堂之外,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有关语文的游戏、知识竞赛、辩论会、演讲会等活动,还可以引导学生自办手抄报,自编自演课本剧,开展社会调查,自办图书角,自办校园广播电视节目,举办手工制作展、小发明展等。使学生从多种渠道吸取多方面的知识,开阔视野、丰富情感,充分体验创造性劳动的艰辛和喜悦,充分展示他们创造性劳动成果,让成就感激励他们在创造活动的天地里自由翱翔,在这些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结论:在语文教学方面,新课标实施的核心是培养语文素养。只有准确、全面地理解语文素养,才能把教学真正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实施新课标与培养语文素养是方式与目的的关系,在新课标的实施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地去探索和积累经验,让学生们能够更好、更全面地获得语文素养。
参考书目:
[1]周立群、庞车养,《语文新课程教学论》[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xx年;
[2]陆志平、顾晓白,《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对比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年;
[3]张晓梅、张英宏,《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年;
[4]陈胜,《新课改,教要改,学也要变》[J],《师道》,20xx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