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直在期待这一天的到来,直到这一天,真的来临。
Part one:雨行
雨中的世界,总是那么令人眷恋。多少凄美婉转的爱情故事,在雨中展开,又在雨中结束。
一把伞,一个栖息的屋檐,也许就是下一个故事的起点。
多数人不喜欢雨日出行,因为无法享受晴天里的洒脱自然。可是雨,是大自然的灵魂,是大地华丽丽的乐章,在雨的包围里,你小心翼翼地前进,配合着飘落的雨滴迈着小小的步子,想的是最深情的曲调,就连目光也变得温情。
我在脑海中无数次回放那一天雨里的的踏行,各色各样的雨伞,像帘子一样的雨珠,与三三两两,前前后后的我们融合在一起,仿佛是一起回家的日子,路上经过我们曾经的回忆,清晰得让人感动。
县城里也有风雨桥,虽是新建也有了历史的沧桑感,雨天之下多了一层朦朦胧胧的水雾。不知是错觉还是幻觉,我透过那朦胧的水雾看到了风雨桥的历史,无数个雨天,它守候在河的两岸,将来往的路人送走。它可能没有任何言语,却见证了雨中的故事,默默地变成人们记忆里的驿站。
撑起小伞,穿过古典庄严的月亮街,喧闹的街道伴随着鸣笛声冒然出现,与刚才的端庄肃穆显得格格不入,脚步不自觉地加快,或许心里还是些许排斥喧嚣的。转角处路过一个温馨的甜品店,一杯暖暖的生姜茶驱散了初冬的寒气,浑身舒畅,心情美极了。
爬上一个不大不小的坡,进入隐蔽的博物馆,大大小小的模型如同实物般真实。在那小小的模型与服饰面前,我们窥见了三江人民的智慧与辛劳,也想起远在家乡的父母,眼眶微微湿润,背过身偷偷拭去。
雨里有个故事,与每个人有关。
Part two:寨子里的回忆
傍晚的天空,一直很安静,一个人喝一杯苦咖啡,慢慢回味生活。
寨子里没有嘈杂,夜幕降临,木楼里只有脚步声,空空地回荡着,听一首安静的歌,等待黎明。
天微微亮,唯恐脚下木质的小楼惊扰了他人的酣梦,我轻手轻脚来到窗前,早晨泥土的清香洗涤着我半醒的脑袋。远处田埂之上,寨子若隐若现,围成一个不规则的圆圈。宁静的乡间小路蜿蜒伸展,穿过雾里朦胧的风雨桥,轻轻地进到了谁的怀念里,怀念是家乡一如既往的祥和。
背上行囊,细细品味寨子里的安逸。一条清澈的溪流缓缓流过,两旁的水车悠悠地转动着,抬头仰望屹立河水之上的永济桥,分明的屋棱坚韧有力,灰黑的砖瓦大气沉稳,竖立的根根柱子像守卫城墙的士兵。小心翼翼地穿过桥,抚着岁月留下的沧桑,木桩下的历史被重新翻开又重重地叹息。
慢慢蹲下,伸出手,我采摘下清晨一张泛着露珠的叶子,心型的叶片透着生命的亮彩,放到鼻尖,自然的清香填满了我对生活的热爱。让它顺着河流而下,一路上遇到酸甜苦辣,也如我般淡然。
一个热腾腾的糯米糍吧,糯香味在舌尖久久停留。寨子里的青石板道,一块块是铸造者的汗水,上面清晰可见的鹅卵石,整整齐齐,按摩着我们脚底的每一寸肌肤。络绎不绝的人们不紧不慢地挑着担子经过,微笑着向他们示意,也回以温暖的笑容,连街边玩耍的小孩子们,也配合地摆出姿势,合影,留下旅游的纪念。
小广场的欢乐气氛,让宁静的寨子有了生机。村民们热情的表演,真切感染了现场麻木的我们,嘴角自然地上扬,发自内心地鼓起掌,为那欢乐的表演,也为那淳朴的一张张笑脸。
几位年岁已大的老奶奶,驮着已经九十度的背,穿梭在人群间,兜售着她们自己手工制作的工艺品,尽管极为粗糙的制作,但老人饱经风霜的皱纹,却在灰沉沉的天空下显得让人心酸,情不自禁地买下递过手中的纪念品,望着她们又蹒跚地转过身,一步步走远,背影里满是晚年的回忆。终有一天,当我们都老了,我们的回忆,会是在哪里呢?
鼓楼里烤火的人们,互相寒暄,暖意融融,站在高处又看到圆形的寨子,世外桃源般美丽从容。日过午,几只飞鸟停在鼓楼层层叠叠翘起的屋檐,似乎想永远栖息在这里,不再漂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