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散文散文随笔
文章内容页

山沟里的变迁

  • 作者: 计朝晖
  • 来源: 励志故事
  • 发表于2018-01-20 15:30:29
  • 被阅读
  • 说起变迁就是和做梦一样,可以说是如梦如幻。在几十年的时间里,由一个偏僻荒芜的小山沟变成了一个,集教学实习生产基地。最后又回归了以前荒凉状态的过程的。这些都是我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当地的老百姓,从贫穷到富裕再次的回归到了贫穷的过程的。事情是由国家当年的号召开始的,当时是六十年代末期。毛主席当时的政策是备战备荒,广积粮深挖洞不称霸。就让一部分技术工人,干部,科技人员到一些边缘的地方去。制造一些秘密的武器,和一些工业产品,当时还是军管会呢。就在汉中的勉县的一个不起眼的山里,选了这样一块地方,长三四里宽二里地的山沟沟里。这个地方不知道的人根本就找不到这里的,当时这个地方的当地人叫这个地方龙王沟。对外称之为陕西勉县七号信箱,当时的代号又叫做408工地。

    还有几个邻近的地点也是都在附近的深山里,有的工厂地叫二十八号,五七工厂,182工厂。和141工厂,572工厂等等十几个工厂遍布全国好几个省呢。现在有的工厂依然还在原地,但是现在还有很多工厂都已搬迁了。我们单位的那个厂占地五十亩地,职工和家属加起来七百多人。前后调进调出的人可能上千人了,我就是七十年代初出生的。

    一直见证了各个时期的变迁,我们那个单位是国家拨款发工资的。所以生活基本很稳定,从六八年选址到基本建好只用了三年就建设好了。那个地方都是来自天南地北的人,最多的就是东北人,四川人,还有湖北湖南人,和陕西人。还有少数山西人河北人广东人,汉中人和勉县人占的比例多一些。那个地方分为工作区和家属区,工作区有车间,办公大楼基建科,材料科总务科,食堂科,医院,教务科,学生科,和子弟学校,幼儿园。抽水站,变电站,招待所,等等。家属区有商店菜店。后来又建了一个大的自由市场。

    都是附近的农民生产的农产品。刚开始车间里就是生产一些工业产品和一些零件。后来就生产一些当时的常用的一些武器。当时我记得是自卫反击战,车间就生产一种专门打击坦克的一种叫85弹的反坦克炮弹。当时听他们说这个85弹非常厉害,只要在射程的内坦克就没有不坏的。可以像钻头一样钻进坦克的钢板里头,层层燃烧,我还曾经见过那种85弹呢。一米长二十几厘米粗细,就是和其它炮弹的头部不一样,炮弹头部就像一个过去长矛的尖一样的弹头儿。我是有一次,爸爸带我到办公大楼假期值班看见的。我的爸爸是办公楼里的行政干部,当时是管干部的。

    当时的第一任的领导是一个一九二零年的干部叫谭永山。现在已经九十七岁了依然健在。现在还可以骑自行车呢,第二人领导是梁春喜,早就不在了,孙祥福,于龙喜,也在一九九九年五十年国庆后去世了。后来的领导人是赵庆元,把我们这个厂办成了一个培养技术工人的职业技校了,以前是技校毕业包分配工作,在那个时候看技校特别的红火。

    一年的招生根本容纳不了,还要退回去一些人呢。我记得当时是七十年代,基本上每天下班过一会就是开会,天天如此。一般就是开会开一两个小时吧,一般都是晚上八点半九点的时候才能开完会,那个时候我爸是一般下了班,吃完饭就带着我到大食堂开会去。一般很多人都是带着孩子去开会的,那是一个很大的食堂,里面有十几米高。分为上下两层,我一般就在上面坐着听,一般也就是念一下文件报纸,那个时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听领导念什么反对资本主义,还有什么打倒四人帮的东西。当时对这些也不是特别明白,有时候去开会的人都是乌压压的反正人特别多。以后慢慢的开会就很少了,又过了两三年,除了开全厂的职代会以外。就基本不老开会了。那个食堂的二楼就给公会经常给职工放电影了,里头放了两台放映机。前面十几米的地方有个大的铁架子是挂宽银幕用的,一般一个星期放两三次电影呢。那个时候没有几个人家里有电视机的,一般就是公家有两台二十四寸的彩色电视机,一般都是晚上七点有专门的人过去打开电视机,给大家观看,电视一般放到晚上十点半以后,连附近的老百姓也过来看。这个是在露天的一半是屋子的一个房子里的,当时一般过了十点半电视节目就快播完了。我当时也是经常去看的,就是夏天特别不好就是蚊子特别多咬的人都是包,冬天冻得人手脚发木。当时我们就是那样看电视的,后来到了八七年以后基本上多数家庭都有电视机了。那个公家的大电视就很少有人看了。当时放电影还是一直在放的,放电影一直持续到九十年代的中期,最后把挂银幕的大铁架子给拆了。放电影就完全的停止了,到现在想起来还是历历在目就像是昨天的事情一样。自从工厂办成了技校以后,又盖了几座楼是学士宿舍,学生大食堂,和几个大的运动场和实习车间一应俱全。由于职工和技校的学生,加起来大概两千多人,各种东西的需求量很大。附近的农民就大量的生产农副产品,也就形成了一个很大的集市。一天买东西的卖东西的特别多,比某些市场不小多少。就在好几里地以外的人也把东西拿过来卖。饭馆就在学生宿舍的附近有好几个,什么台球室,网吧,房屋出租,理发,美容的也有几家呢。还有的是做小吃的比如打烧饼的,做豆腐脑的卖烧烤的,和卖当地土特产的。小的杂货铺也有两三个,有的人几年就发了财盖了楼房。当地人的穿着也不一样了,名牌服装什么打扮的非常的时髦。就是一直这样十七八年。

    后来学校的领导是梁如福这个人是个贪得无厌的人。就以什么发展改革的名义就把一些单位国家发的工资给扣掉一部分。就让他们把扣掉的部分工资自己挣出来。扣掉的钱都是这些领导分了,特别把几个生产车,间实习车间让他们分得更细。变成十几个半独立的单位。每一个车间的领导都得给梁如福交钱。不交钱的这个车间主任就当不成了,那些当了车间主任的都给这些领导进贡,一般一个月少则给领导一两万,或者一个季度给他三万多。还有就是食堂科,我父亲以前是管干部的组织部的部长,由于在某些观点和当时的领导不一致,就给调到了食堂科去了。任命我父亲为党支部书记兼食堂科科长。当时的食堂科,基本上也就是做的都是大锅菜大锅饭。到我们学校来办事的客饭都做的不行,我父亲就请人过来培训厨师,一般的炊事员也都轮番的培训成了二级厨工一级厨工,还选择了几个文化高的送他们到西安培训考上了厨师三级厨师四人,二级厨师两个人。在这以后食堂再也没有请过外人过来做过客饭了,以后厂里人的婚丧嫁娶以及附近的农民有办事的就到我们食堂里坐席。当时的食堂里的饭菜的质量和过去是无法相比的,那个时候是一九八六年以后的事情了。食堂里头十几种菜主食也有八九种,有各种馒头,包子,饺子,面包,酥饼,蛋糕,当时还有专门烤面点的烤炉和面点师、职工下了班就去食堂买馒头包子面包点心去。我们家里一般每天的晚饭都是买的这些东西吃的,由于当时食堂离着学生宿舍有一段距离。那些农民开的小饭馆去吃饭的学生很多,于是我爸就让炊事员在开饭的时候把一些东西推到学生宿舍跟前去卖。这样就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在食堂吃饭了。但是还有一部分在小饭馆里吃饭,因为有个别小饭馆是学校领导的家里人开的。没有办法得罪那些人,就是这样我爸爸一直干到一九九八年,以后就提前三年内退了。我们那个时候的职工一到了星期天,有的就去爬山打猎。有的到县城里买东西,有的到附近的河里钓鱼去,还有的采蘑菇特别是秋天采蘑菇的人很多。那些打猎的一般就是打一些野鸟麻雀,野兔,斑鸠,野鸡,个别的人打过麂子,和野猪,狐狸呢。

    当时我家的邻居就打到过野猪,那是和好几个人一起围猎的,当时那头野猪一百几十斤,当时还给了我们家一些野猪肉呢。以后就是当地老乡有时候就打了野猪过来卖肉,那个时候是可以有猎枪的。也可以买得到猎枪。当地的老百姓也有猎枪的。我当时还见过两次打的狗熊来卖熊掌的,不过当时我们家没有给我买狗熊肉。可是别人煮好的熊肉我是吃过的,别的野生动物我都是吃过好多次的。就是以后没有再见过卖狗熊肉的了。别看我们厂里职工不太多,当时如果加起来学校的学生有三千多人呢。二十八号那个厂有五千多人呢,就是这样一直过着这样安安稳稳的日子。当时勉县的一路公交车就是把我们学校当成重要的一站地呢,凡是学校都是学生特别不好管理。我们的技校也是这样的,学生打架动刀子的。学生欠饭馆的钱挨打的,学生出意外事故的,打群架的每一年都有一些。我的一些小伙伴也有的也是在学校里上了技校工作的。现在这些朋友基本上没有联系了。后来到了两千年以后,学校就基本不在给学生包分配了。学生的数量就大为减少了,现在一般一年招生一百多人都是多的呢。在二零零一年学校的领导以留住人才为由,在汉中城市边的农村买了一点土地。盖了三栋家属楼,随即又把教学系统搬了出来。零八年全部连车间学生宿舍全都搬出来了。当时搬出来的时候,当地的农民都是依依不舍,有的人还落泪了。就留了三户人看房子的,后来我爸爸过去看了看现在老校区简直就是的一片荒凉。到处都是荒草草都是半人高的,以前的大食堂成了当地人租的车间有几台机床在加工零件,家属楼有的成了养鸡场,有的当地的农民搬进去住了。子弟学校成了勉县精神病院的住院部了。当地的农民现在又变成了穷人了,卖东西也是很困难的。当时的公交车也不来了,一片萧条的景象到处是脏兮兮的。农民放的牛到处拉粪,今年那里有个人是我妹妹的好朋友的父亲病重,过去看了一趟也是感慨万千。这个以前培养了上万学生的技校,就在这些人的手里没有了。

    回想起以前的景象,如同做梦一样,现在的梁如福早就退休了到了西安在一家技校当了个顾问。就是这个人可能贪污了好几百万,还在西安买了两套房子,还给在汉中的女儿买房子调动到中心医院工作,实际上是花钱买的。

    这就是我们这里的干部。现在不管是中国的什么地方,为人民服务也就是成了领导的口头语了。以前的为人民服务,现在是给个人谋取利益的合法工具了。如果在这样下去中国这个国家就不好说了。值得警惕的是这些蛀虫们不但会把单位整垮,日久这个庞大的国家也会被这些蛀虫们蛀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