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散文写景散文
文章内容页

梦境乌镇

  • 作者: 为人处世
  • 来源: 励志故事
  • 发表于2022-07-28 04:10:01
  • 被阅读
  • 江南浙北古老的京杭大运河畔,有个水乡叫乌镇。这里因“小桥流水人家”呈现出的梦境,越来越被人们所青睐,故而在国内外闻名遐迩。

    我和大多人一样,也喜欢乌镇。

    我喜欢乌镇,因为她是个具有六千多年文化传承的文化古镇。乌镇古名乌墩、乌戍。古人曰:乌镇处于河流冲积平原,沼多淤积土,故地脉隆起高于四旷,色深而肥沃,遂有乌墩之名。距乌镇9公里处有一村叫红墩,《乌镇志》记载:“红墩在镇西,地脉坟起,厥土赤壤,村以是名。”又旁有一村名紫墩,就是因为多紫色石土的缘故。乌镇历史悠久,专家依据镇东“谭家湾古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石器、骨器、兽骨等考证,这里属于马家浜文化,处于新石器时代。从而印证了六千多年前,乌镇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春秋时期,乌镇是吴越边境,吴国在此驻兵防越国入侵,故称“乌戍”。唐之后,乌镇没有再称“乌戍”的史实。唐咸通时开始叫“乌镇”。那时乌镇隶属苏州府。

    历史上,这里名人荟萃,从一千多年前中国最早的诗文总集编选者梁昭明太子萧统始,至晚清翰林严辰、夏同善。乌镇自宋至清千年中出了160个贡生,161个举人,64个进士及第,另有136个荫功袭封者。本来就名气很大。但近代又出了个文学巨匠即新中国第一任文化部长茅盾,就更加声名远扬了。尤其是矛盾的小说《子夜》、《春蚕》、《林家铺子》等优秀文学典范作品的出现,乌镇几乎成了家喻户晓的人间天堂。2015年底,在这里召开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更是使乌镇名扬世界。

    我喜欢乌镇,不仅仅这里有悠久的历史人文。更主要的是,这里是名人笔下的小桥流水人家,那种令人陶醉的人与自然的和谐景色。宋时葛郯在他的《水调歌头.舟过乌戍值雨少憩晚复晴》中描述“帆腹饱天际,树发渺云头。翠光千顷,为谁来去为谁留。疑是吴宫西子,淡扫修眉一抹,妆罢玉奁秋。中流送行客,却立望层氓。风色变,堤草乱,浪花愁,跳珠翻墨,轰雷掣电几时收。应是阳侯薄相,催我胸中锦绣,清唱和鸣鸥。残霞似相待,一缕媚汀洲。”明时史鉴在他的《夜宿乌镇有怀同游诸君子(二首)》中描述“两两归舟晚渡关,孤云倦鸟各飞还。月明乌镇桥边夜,梦里犹呼起看山。”清道光年间一代名医张梦庐(张千里)曾这样描述他的家乡乌镇“绛春桥畔是侬家,绿树深深酒旆斜。一径墙阴人迹断,南风开遍紫藤花。”文学巨匠茅盾在《可爱的家乡》中饱含深情的写道:“我的家乡乌镇,历史悠久……漫长的岁月和迢迢千里的远隔,从未遮断我的乡思。”

    以前,我喜欢乌镇,那是传说中的乌镇。

    如今,我喜欢乌镇,是身临其境的乌镇。

    2016年4月下旬,我参加了单位工会安排的一次疗养活动,和单位30名同事一行来到了乌镇,并小住了两天,尽情观赏了这里天人合一“小桥流水人家”的梦境。

    乌镇分东西南北“四栅”。最值得人们欣赏的是东栅和西栅。有人比喻说,东栅,她像一个美丽的春菇;西栅,她像一个妖艳的少妇。我游览之后,以为这话一点不夸张。

    不顾上午的一路劳顿,第一天下午,我们就游览了东栅。

    东栅,集中了现代人的智慧,把名人诸如茅盾故居、夏同善旧宅地、古戏台、汇源当铺、文昌阁等修旧如旧,与新建诸如江南民俗馆、江南木雕陈列馆、余榴梁钱币馆等展馆融为一体,让游客一进入乌镇,就如进入了时光隧道,悄无声息的走进了当年的乌镇社会。使游客伴随着乌镇人的脚步,体味乌镇浓浓的人文发展历史。

    在江南民俗馆我们看到,东栅的金家,曾是这里的一方富庶,今天他们的居所成就了一段江南生活的记载。这儿,通过实物、蜡像、照片等不同手法,展示了晚清至民国时期乌镇民间有关寿庆礼仪、婚育习俗和岁时节令等民俗;展示了百余年前江南民间穿着习俗,从中西合璧的风格中窥视历史的缩影。节俗厅里,通过一年不同节气中乌镇人不同的生活习俗,比如春节拜年、元宵走桥、清明香市、立夏秤人、端午吃粽、水龙大会、天贶晒虫、中元河灯、中秋赏月、重阳登高、冬至祭祖等,生动地展示了一幅江南水乡风情画卷。婚俗厅里,通过新人、媒婆、父母等人物以及花轿、嫁妆等实物,展示了婚庆的热闹场景。寿庆厅里,通过厅堂的吉庆实景和字画、寿幛、寿桃、寿面等特有的做寿物品,展示了敬老尊老的中华传统。

    在江南木雕陈列馆我们看到,东栅徐家豪宅,又叫百花厅。这里雕梁画栋,尤其是门楣窗棂上的人物、飞禽、走兽,通过圆雕、平雕、透雕、镂空雕等手法,表现的出神入化。在正室偏屋内更是陈列了丰富的中国古代木雕精品器件。木雕馆里,木雕取材丰富,有“八仙过海”、“郭子仪祝寿”等民间传说,有“打鱼”、“斗蟋蟀”、“敲锣打鼓”等生活场景,也有“龙凤呈祥”、“松鼠吃葡萄”、“梅兰竹菊”等传统图样,以古朴的风格,精巧细腻的手法,刻画了具有江南地方特色的民俗风情。其中的郭子仪祝寿的骑马雕花大梁长4米,宽约40厘米,用整块樟木精雕而成,雕刻着唐中兴名将郭子仪做寿的场面,人物神态逼真,栩栩如生。细细品味,从中可以领略到中国几千年来博大精深的木雕文化,饱览东方文明的一枝奇葩。

    门前河埠上有一幢楼阁,名文昌阁即立志书院。书院与阁之间,仅隔一条不宽的观前街。旧时读书人到文昌阁,一般都有下人陪同,乘坐小船前来。小船就泊在阁下的河埠边,读书人上楼,下人就在过道两旁的长凳上坐着等候。清末科举废止,文昌阁便成了镇上人游玩的去处。立志书院作为茅盾纪念馆的一部分,按原样恢复后,重现了文昌阁飞檐翘首的风姿。

    茅盾故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乌镇河东侧的观前街17号,四开间两进两层木结构楼房,坐北朝南,总面积450平米。分东西两个单元,是茅盾的曾祖父两次购买所得。老屋临街靠西的一间,是茅盾曾读过书的家塾。故居内部的布置简单,散发着沈家世代书香特有静雅之气。据传,这里的茅盾故居还不是他的祖居,当年的祖居在乌镇的乡下。此处房屋是他成名后用稿费自行建造一个修旧如旧的住所,包括卧室、书房、餐厅等建筑,其家具与布置仍是茅盾当初居住时的模样。

    在夏同善旧宅里,我初次看到,曾轰动江南的四大奇案之一《杨乃武与小白菜》,最后的审判者夏同善与杨乃武有些瓜葛。解说员说,杨乃武胞姐杨淑英年轻时曾做过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