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节日文章
文章内容页

追溯清明节

  • 作者: 胡泸丹
  • 来源: 励志故事
  • 发表于2017-04-03 00:00:00
  • 被阅读
  • 每年的四月四、五、六日太阳到达黄经15度为清明节。西汉时《淮南子与天文训》中说春分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节至。《岁时百文》中则说:万物生长,皆清洁明镜,故谓之清明。关于清明节的来由,众说纷纭,没有一个共同的答案。我认为。清明节产生于两千五百年前的春秋战国。

    而从历史资料中,就明确地指出清明是来源于两千五百年前的周代。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晋献公的宠妃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逼死了太子申生,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避难就仓惶地出逃。

    在逃亡中,重耳历经了人间的屈辱和苦难,随从的人则纷纷的离去各奔生路。身边只有几个臣子相随左右。介子推就是其中的一个臣子,当重耳被饿昏后,介子推就割下小腿肚子上的肉烤熟给重耳吃,使重耳从昏迷中醒了过来。

    时隔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王,成为五霸之一的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就对那些与他生死与共的臣子大加封赏。唯忘了介子推。介子推见状就悄悄地退回家中。

    有的人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往事,心中有愧。立即派人请介子推前来受封赏。派往的差人去了数次不见介子推来。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晋文公来到介子推的门前,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知去向。有的人说介子推背着老母去了绵山。

    晋文公就派他的御林军进行搜山,仍不见介子推母子。随同的人出谋从三面放火烧山,介子推就会自动的走出山林。晋文公果然采纳了这个建议下令烧山。

    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仍不见介子推母子。

    大火熄灭后,晋文公领着臣子们来到山上,发现介子推母子被烧死在一棵烧焦了的大柳树下,晋文公哭拜一阵子后,就下令安葬介子推母子的遗体。

    当把介子推遗体移过后,发现树洞里有一片写着血字的衣服,上面写着:“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在临走的时候,晋文公取了一段烧焦了的柳木回宫里做了一双木屐,经常注目着这双木屐叹道:“悲哉,足下、”

    第二年,晋文公又带着臣子登山祭奠,以表示哀悼。行至坟前,见那原来被烧焦了的大柳树又重新复活,绿枝如同柔丝迎风飘摇,发出丝丝的悦耳的声音。晋文公见到这棵复活了的大柳树,仿佛见到了介子推,他郑重的折下柳枝编成柳环戴在头上,晋文公把复活了的柳树命名为清明柳。把这一天定为清明节。

    然而,从重耳出逃又回国即位到介子推的死,无不折射着一个实质的内蕴:

    子推过分地忠于君王,把自己小腿上的肉割下来给重耳吃,他这样做,只能满足那一刻君王的需求,而不能满足君王一世的无止境的欲求。在晋文公的眼里,介子推只不过是召之即来喝之即去的忠实走狗而已。尽管是介子推在晋文公危难时刻献肉救了他,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事态的变迁,环境的改变,私欲无止境的蔓延,晋文公对当年介子推那献肉的壮举早已模糊和遗忘。

    晋文公对介子推的漏赏,并非是晋文公的疏忽大意而是晋文公在新的环境里对介子推忠厚憨愚缺乏做人的斡旋与灵动的极度的轻视。他认为:介子推除了能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外而别无其他的用场。

    介子推却有自知之明,适度的把握着自己,他悄悄的背着老母隐身山林,宁愿被大火烧死也不走出来,是对忘恩负义的晋文公的无声的抗议。与君王相伴,哪个不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没有几个人有好下场的。

    在晋文公知道漏封赏介子推以后,见派去的人没有请来介子推,那个骄横跋扈的晋文公就有几分不高兴,后又见介子推隐退于山林不见他,就意味着介子推心怀成见是在故意轻视着他,在他的心头早已窜起了愤怒的火焰。于是就毫无顾忌的下令放火烧山,虽然是一面没点燃,但三面火势的蔓延趋势是人难以预料。介子推背着老母如何走出热浪灼人的熊熊火海?这是一个常人就能想到的,更何况是一个智商极高的君王?历来是争名于朝争利于市,朝廷上忠与奸始终是对立的,我想,那个建议放火烧山的定是与介子推针锋相对的奸佞之徒。这位谏臣的用意,明显是落井下石趁机害死介子推。而晋文公想也没想就纳谏并毫无顾忌的纵火烧山,如果是他的亲娘老子,他绝不会去下令放火烧山的!

    在介子推被烧死再在柳树下,晋文公哭拜,安葬介子推的遗体,后又带走一段烧焦了的柳木头做木屐以及第二年上山祭奠、头戴柳环的诸多举动,无不是一种假仁假意,他的用意,无非是向世人表明他的宅心独厚的仁慈之心。要他的臣子们个个都效法介子推那样去忠于他这个“有情有意”的君王。是纯属于一种假象。

    介子推留下那一首绝笔诗,即是对自己的表白、期盼、后悔。同时,也是对那个忘恩负义、粗暴凶残的晋文公的抗议和讽刺……

    我认为清明节是从晋文公祭奠介子推那时产生的。在这两千多年以来,每逢清明节门前插柳,安葬老人时在墓穴里插上柳树枝,无不是对两千五百年前的晋文公安葬介子推的模式的效法和延续。

    我又想到,要不是钢烈的介子推圆寂于大火中,那些古今相继走进黄土深层的亡灵们,绝不会那么幸运——在清明节这一天得到后人如此的缅怀和隆重祭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