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中华好诗词第五季》等节目仿佛一股清泉,在娱乐至死的综艺电视“置顶”现状中浸润了诸多中国人的文化基因。它像一面镜子,折射出我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渴望;又像一声呼唤,引领我们更好地传承经典,走向文化的远方。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与家人围坐在热腾腾的火锅前,添盏小酒心中不由地吟出一句:绿蚁新焙酒,红泥小火炉。是否又有过这样的欢聚时光——明月皎皎,你与三五好友席地而坐。几轮推杯换盏过后你高举酒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何为诗情画意?便是如此。心中情怀寄情于山水之间,口中文字依托于诗词韵律之中,温文尔雅又直撞心胸,每每诵读于唇边都仿佛身临其境。
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不仅在中华大地上根深叶茂,还已走向了全球,不仅是旅居海外的华人,爱好中国文化、研究中国文化的人们都应共知、共享。近年来,中国人已将中国的文化带向世界:屠呦呦提到的中医文化、莫言讲述的中国乡土人情都为世界人民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开启了一扇大门。2017年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文艺晚会中的《南音随想》是中国现存最悠久的传统古乐;2016年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文艺晚会中的《高山流水》是中国瑰宝级佳作。这些都为世界看中国提供了更为纵深的维度。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彰显民族自信,这展现了走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路上的自信中国。人生自有诗意,文化需要传承。2017年1月,《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将诗词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这是首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包括诗词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将诗词拉入当代中国人的视野。《中国诗词大会》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门,推开这扇大门,人们在浮躁的生活中静下心来重温诗词之韵,传承古典文化,传播了地地道道的中国正能量。
董卿在《中国诗词大会》中曾说道:从大漠孤烟塞北,到杏花春雨江南,从山水田园牧歌,到金戈铁马阳关,我们在吟诵着千古名句,我们也在体味着人间百态。所以无论明天你将回到哪里,身处何方,又将展开怎样的人生,不要忘了这段日子里我们共同感受到的那份感动,那份沉醉,那份喜悦,那种振奋,那是你们绽放出来的光芒,那也是中国诗词永远的魅力。
文化无界,理应传承。让我们在优秀传统文化中行进,在诗词韵律中走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