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散文散文随笔
文章内容页

玉湖公园菊花展

  • 作者: 舞影
  • 来源: 励志故事
  • 发表于2017-11-20 00:00:00
  • 被阅读
  • 菊花展自南宋便有之,《杭州府志》中记载:“临安有花市,菊花时制为花塔”。可见南宋时的首都临安就有了花市菊花展。

    玉湖公园菊花展始于四年前,今年是第四届菊花展了。

    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第三,历来被视为我华夏的国花,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一,也是世界四大切花(菊花、月季、康乃馨、唐菖蒲)之一,且是产量最大的插花材料,无论喜事、丧事、探病、开业,各种盛大节日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因菊花具有凌寒傲雪的品格,自有史记载的先秦至今,历来受人尊爱,常常走进文人墨客的诗里画里。陶渊明爱菊,留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成为千百年来人们追寻的人生境界,就此,菊花和高士隐者结下了不解之缘,“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几乎成了文人孤高绝俗精神的一种象征,“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成为英雄壮志凌云的代言。一句“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度芳姿”,道不尽李清照不胜惜菊、自惜之情,“黄菊开时伤聚散。曾记花前,共说深深愿”诉不完人间离情别怨。“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怎能言尽国破家亡者的思乡情亡国恨!“此花开尽更无花”更显示了菊花凌霜傲寒的风骨。

    菊花临风傲骨,凌寒不惧的秉性,不仅深得凡夫俗子文人骚客的喜爱,就连六根清静的方外之人,也为它高洁的品行所折服,“二十文章惊海内”,鼎鼎大名,超然尘外,近世佛教界倍受尊敬的律宗大师、国内外佛教界著名高僧弘一法师曾专为其作诗偈:“篱菊数茎随上下,无心整理任他黄。后先不与时花竞,自吐霜中一段香。”为红菊花说偈“亭亭菊一枝,高标矗晚节。云何色殷红,殉教应流血。”

    菊花不光是能养眼,还能养生,最早记载食用菊花的是《菊花铭》“诜诜神仙,徒餐落英。”此时代的人们就认为吃了菊花能长寿。汉朝《神农本草经》记载:“菊花久服能轻身延年”。所以菊花还有着延寿客、延龄客、寿客、延年的别名,至今人们在老人祝寿时,还常以菊花盆景或菊花图做贺礼。菊花还可以酿酒制茶,《西京杂记》:“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当时帝宫后妃皆称之为“长寿酒”,把它当作滋补药品,相互馈赠。菊花更是成了重阳日诗人不可不诵的主角。国人饮菊花茶的习俗一直延至今日。菊花还是中医里不可缺少的一味中药。古籍有载,“蜀人多种菊,以苗可入莱,花可入药,园圃悉植之,郊野火采野菊供药肆”。菊花性甘微寒,有散风清热、清肝明目和解毒消炎等作用。对口干、火旺、目涩,或由风、寒、湿引起的肢体疼痛、麻木,眩晕、头痛、耳鸣、高血压等疾病均有一定的疗效。

    千百年的栽培改良,使菊花发展为有着红黄绿白橙紫粉黑色彩纷呈的七八千个品种的庞大家族,不再是最初单一“融融冶冶黄”的野菊花,令菊有了家野之分,家菊清肝明目,野菊祛毒散火。也不再独立疏篱,菊花早已走进了千家万户的阳台、案头,绽放在园林、广场、会议厅。

    今年的玉湖公园菊花展仍以公园南门为主展区,大门外几间菊花小屋,小屋外是一棵菊花大树,树上两只可爱的小熊悠闲的荡着秋千,每间小屋墙面挂着一个粉色大字,组成“菊花展”主题,小屋前是菊花与串串红组合的花园,花园里种着“玉湖公园”与“第四届”,似乎早了些,菊花大都羞答答的含苞卷起不肯开放,整体上看去,仍以绿色为主,隐隐的透着黄。进入大门,整个园区布局大的造型与往年没有太多变化,进门一座菊花桥,围在几圈不同颜色的菊花中,桥后两侧各有几盆菊花盆景树,桥后正中两排长相标致,美艳动人的菊花,每一株都好马配了好鞍,栽种在亮丽精致的花盆中标明了身份(品名),高举在各种花架上,配备着山水画背景墙,簇拥在万花群中。园中其他地方,有挂着大红灯笼的菊花塔,有今年的生肖鸡菊花造型,有一尾冲天的中华龙,有大花篮。一夜秋雨,使每朵菊花上布满晶莹的露珠,在阳光下灿灿闪闪,玲珑剔透。大部分是原本的黄色和紫色、红色、粉色菊花,也有少量“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的白色菊花,在圆润饱满的黄色、紫色菊花丛中,白色菊花愈发显得雪清玉瘦。今年的菊花似乎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很多菊花“揉损琼肌”面带病容肌弱骨散。

    此次展出的菊花有二十几个品种,晚霞般红黄交相辉映的“金龙腾云”,纯粹嫩艳的鹅黄色“春日见天”,绣球般的“粉旭球”,礼花绽放丝千垂的“国华雨晴”,紫浪潮涌的“子玉”,圣洁如雪的“白牡丹”……姹紫嫣红,百媚千娇,每一种都美的让人惊心,每一朵都抹了胶,把你的视线紧紧粘牢。

    万千盆争妍斗艳的菊花装点起来的玉湖公园,花团锦簇,将秋的萧瑟一扫而光,人流熙攘,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光彩夺目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