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亲情文章
文章内容页

黄河之滨的村庄

  • 作者: 曹含清
  • 来源: 网络来源
  • 发表于2015-03-09 16:40:00
  • 被阅读
  • 姥姥常常念叨她的老家。那是黄河之滨一个叫阎寨的村庄。她有三个哥哥和两个姐姐,可惜他们都没有长大成人,小小年纪就染上流感、天花或鼠疫等疾病夭折了。那是七十多年前,黄河暴发了洪水,淹没了河南、山东、江苏的很多地方。姥姥随着浩浩荡荡的灾民向南逃荒,流落到豫东地区的贾鲁河畔认识了我姥爷,两人便在那里结婚安家了。

    洪水退去之后,逃荒的人们纷纷回到故里,在废墟上重建家园,重燃生活的希望。姥姥的父母安土重迁,也回到了黄河岸边的阎寨。他们希望生于斯死于斯。经历过这场浩劫,阎寨只剩下他们这一户姓阎的人家。

    不久姥姥的父亲病亡。姥姥的母亲是个盲人,而且年迈体衰,生活难以自理。姥姥想把她接回家赡养,但她坚决不同意,因为当时姥姥要养育五个子女,家里的口粮有限,经常吃一顿饿一顿,她不想给女儿的家庭构成负担。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一个年迈的盲人孤苦伶仃,在一间破茅屋里生活。她的吃喝拉撒等生活细节是何等艰难!催人泪下的故事也便从这里开始了。

    阎寨的父老乡亲对这样的一个非亲的盲人并没有不管不顾,相反他们把她当做亲人。张家给她送去几个刚出锅的白面馍,王家给她端去一碗热汤,李家为她挑一桶水,赵家为她洗几件脏衣服……到农闲的时候,人们天天聚集到她的小院子里照顾她的饮食起居,也时常在那里扭秧歌、练武术、打纸牌,让这个孤苦的小院子热闹起来。

    十多年后姥姥的母亲去世了。她临死的时候姥姥不在身边。她身边坐满了阎寨的父老乡亲。一个年轻人日夜兼程,徒步跑了二百里地去告诉姥姥。姥姥到阎寨的时候她早已断气,手脚已经冰凉。姥姥每当说起这件事,就泪眼婆娑,哽噎不止。

    姥姥经常说她没有尽到做女儿的责任,是阎寨的父老乡亲赡养了她的母亲。每到清明节的时候,姥姥都要回阎寨扫墓,看看那些父老乡亲。姥姥八十七岁的时候被确诊为肺癌晚期,到了清明节她喊着要回阎寨。在病床上她念叨着张家的大婶、李家的嫂子……那年清明节过后,阎寨的几个人来看望姥姥,有的喊她大姐,有的喊她姑姑,十分亲热。他们说清明节的时候姥姥没有回阎寨,他们臆测到姥姥出事了。姥姥九十岁的那年去世了。出殡那天阎寨的乡亲做为娘家人参加了葬礼。

    姥姥去世后过了五七又到了清明节。我的母亲和舅舅商议说姥姥生前天天惦记着阎寨。他们决定到那里给阎家的坟上添些土,烧些纸,看看那些乡亲,这是了却姥姥生前的一桩心愿。

    每当我路过黄河的时候,我总会留意黄河岸边的村庄。在我的脑海里,黄河之滨永远有一座叫阎寨的村庄。我也衷心祝愿那里的人们生活美好,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