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
当六年前那个花骨朵般的少儿已经成长为传统语是“相貌堂堂、一表人才”、现代语是“酷毙了,帅呆了”的翩翩学子、阳光少年跃然我面前时,一个强烈的思索不断叩击着我的心扉:该如何建树属于他自己的事业、如何建树属于他自己的灿烂人生?今天想就这个话题和你聊聊我的心里话,不知你可否与一祖辈级老人交流?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时,他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也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这样,他在临死的时候才可以这样说:我的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人类最壮丽的事业――为共产主义而奋斗。”前苏联英雄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那段名言,从少年时代起就使我心胸激荡、热血沸腾!
人生如大江东去不舍昼夜、如白马过隙极其短暂,纵然可活七、八十年,甚至一百多年,但在历史长河中毕竟流星一划。曹操诗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引起古往今来不知多少说不完、道不尽的感慨:皆因上苍赐予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实在是弥足珍贵啊!
小时一场“生与死”的外国电影,故事主角临终台词“人活着,就是为了追求最崇高的生活,最快乐的死亡!”对我影响极深,我把它端端正正地写在日记的扉页。中学里阅读了大量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青春之歌”深为震撼,决心用我未来几十年的历史谱写自己的“青春之歌”。民族英雄岳飞“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警句时时促使我去创造人生、建树人生,开辟自己的事业和未来、让青春闪光!
请不必指责我在这里对你“说教”,皆是我的心里话。12年寒窗不易,即将面对人生选择。人生的每一步都很重要,但关键的只有几步,高考是第一步。了解了你的学习和思想状况后,倘若是真,深感严峻与紧迫!作为你的亲人之一,虽为祖辈也义不容辞!时不及待,我想很慎重地、认真地、诚恳地和你谈谈我的几点粗浅思索,供参考、并三思:
一、 以顽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心,攻坚克难、迎接高考。
六年中学已近尾声,现离高考时仅半年。不必悔叹少年时光流失,人生每步都是起跑线。从眼前开始,时时刻刻抓紧分分秒秒:一是严格按照老师教学和复习计划,全面地、系统地、认真地、有条不紊地学习、复习,这是一种重新学习的极好机会,不容丝毫马虎或草率,可以把曾经流失的时光补回来!夺回来!希望一定不要错过!二是“勤能补拙”,下狠力气抓“题海战术”。通过大量层层递进的数学题解攻坚克难、重夯基础。要知道:“做一题会一题,一题决定命运;拚一分高一分,一分成就终身!”争取提高50分成绩。这就是说,在现在的基础上高考再冲刺50分,就能达到300多分的成绩,升三类大学是没问题的。问题在于你愿不愿意拚,肯不肯吃苦,有没有决心!
对于“题海”中大量疑难重点即你的薄弱环节,要不顾一切“不耻下问”!问同学,问老师,问网友,问一切可以问的人!无须顾及冷眼,只为自己提高。纵有冷言冷眼,但我敢说:他内心也无法抹去对你的敬佩。人,是要有点精神的,千万不能放弃!如果人生还有第二次或多次,你可以放弃,但上苍没有那么多赐予。灰心,丧气,懊恼,绝望、放弃……这些自己打败自己的闪念足以撕裂一个人的大好人生!你看这世界:有的人可以遂心遂愿,而有的人却举步维艰。前者也许有运气光顾,但如果作茧自缚、首先就自己打败自己,又怎么会与运气邂逅?除了奋力拼搏别无选择。只要信心在,希望就在!这是我的耿耿忠言、也是我的殷殷希望。
2008年10月,中国北京举办了一场“无可比拟”的第29届奥运会。我想起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在《千年一叹》书里,叙说了这样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1996年,是奥林匹克运动100周年,它的发祥地希腊是多么希望能够在“奥运会家乡”举办这届有特殊意义的奥运会啊!可当听到胜利者是美国的亚特兰大时,就在曾经举办首次奥运会的运动场里“一片哭声”,连整个希腊“都在哭泣”……但哭过了,想过了,他们“调养被别人打伤的部位”重新召唤自己的“儿子”。结果,他们举办了2004年第28届雅典奥运会……
有期待、就有成功;有坚持,就有胜利!
我知道,在人生的选择上,你,以及你父亲,都有一个底线:到你父亲那里打工。这也不失是一项好选择,一样为国家作贡献,一样成大款。你看杨店庄屋、魏河小盛湾……那么多别墅、庄园式建筑,都是大款。但进一步想:大学文凭不一样,端的“饭碗”就不一样。人生的起点为什么不可以更高一点呢?普通施工队、乡镇包工队和国家级建工局那是不可比拟的。况且在那里也有泥瓦工、技术员、工程师之别……从国家大学出来的人,身份、地位、品位、形象、待遇等,都是不一样的。你说呢?请三思!
二、 以慎重的态度、严格的审视,据情选向、填报志愿。
志愿填报是一门学问,千万不可等闲视之。确定志愿及学校后,必须全面了解该校近几年投档及录取分数线,衡量自己的实力,反复推敲,确定录取把握。“打则必胜,不胜不打”!切勿草率马虎、抱憾终生。
听说你有意志向网络和建筑,这是不错的选择,且父亲在建筑业多年,会对你有很大帮助,可报考“理工”类大学,但要有一定实力。既然目标选定,下一步就考自己去拚了!
网络也是社会发展的方向,如果在这方面突出,可以大胆去 !如今的应试教育多看重综合分数,少青睐特别才华,韩寒就是典型一例。重庆29中学16岁中学生李琪缘,7岁时对电脑产生强烈兴趣,后来把自己在电脑“悟”出的经验写成文章,投稿专业电脑媒体,两年间先后发表30多篇。接着,他成立了自己的“琪缘工作室”并建立网站,为了做主页,他创下了五天没睡觉的记录。后来,他拥有了自己的网络公司,被多年从事进出口贸易的美籍华人看中,在“琪缘工作室”的基础上组建“维特网站信息有限公司”,15岁的他已身价百万。(2000.9.19《中国青年报》)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学竹笋破土而出,从眼前走出远行的路!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千里马,也有许许多多的伯乐。就因为有的千里马没有或不敢引颈长鸣,使那些苦苦寻求的伯乐发现不了!也使这些千里马空有壮志、饮恨一生……
需要提及的是网络、建筑专业都侧重理数,如何扬长避短须综合权衡。
三、 以过硬的素质、积极的心态,周密计划、再渡学海。
高考,人生强力一博,承载了无数莘莘学子、殷殷父母以及所有亲人的希望和期盼!相信最棒的孩子你能够奋力拼搏、摆渡自己,到达胜利的彼岸。
倘若录取学校不甚理想,大不必气馁。高考虽然残酷,也是一场历练。奋斗了,拼搏了,即有失算,也是一种英雄主义!下一步,要“像一头受伤的雄狮,悄悄躲进丛林,舔干身上的血迹,疗好自己的伤口,养精蓄锐,再冲向前。”我的想法:以过硬的素质、积极的心态,周密计划、刻苦复读,坚韧不拔地一往无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首先,要让自己冷静下来,认真地回顾中学六年来的整体学习情况,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在数学等薄弱学科上面认真找找原因:是客观因素――老师的教学方法、水平,还是学校的整体氛围的原因?是主观因素――自己的学习方法、态度、精神以及重视程度、刻苦程度不够?记得你读五年级时看过你的作业,有所考虑,也叮嘱过你父亲。毕竟我自己也没有重视起来,虽有过问,终未顾及,以至……现在回顾、总结是为了更好地学习、提高,这步一定要走。
再说复读,我是两层意思:一是进班和下届学生常规学习,二是自学。建议明年春节后,请父母带你一同给班主任拜个年:一是了解学习、高考等情况,请求指点;二是为高考后如自学请求保留学籍等相关手续做铺垫。
相比之下,我更倾向于自学,这样可以强攻弱项。听敏子说你是初中基础薄,到高中就有力不从心的感觉。因此,在自学一年1/4的时间里认真地、系统地、严格地、有条不紊地温习初中外、数课程,夯实基础。1/4的时间温习高中外、数课程、攻克难题。剩下一半时间按高考大纲全面复习备考。
自学所有的功课,都必须以顽强的精神、顽强的毅力,刻苦又刻苦、坚韧而不拔!大凡踏进理想学府的学子谁不曾是这样走过来的啊,孩子!
湖北浠水冷水井村张双亮,1岁半失去母亲,8岁的姐姐是家里的劳力,小双亮靠砍柴挣学费,高中仅读半年退了学。他白天种田、晚上自学。1991年,带着一条破床单、5本高中书及20元钱到武汉一个废品收购店月薪80元打工。“张双亮,你要读书,上大学!否则,只能永远呆在这废品堆里。”他在日记里这样对自己说。通过顽强自学,他拿到了成人教院入学通知书时,躲进一片树林哭了……后来进了武汉市第一律师事务所。(1996.11.24《长江日报》)
我外孙女――也是你小表妹课外资料有这么一篇文章,不妨摘录几段:
“……因为交不起住宿费,我的床铺只能拿教室的桌椅代替。北风呼号的冬夜,也是我最难熬的不眠之夜,趁着蜡烛快要熄灭的最后几点蓝色火焰,我以最快的速度铺好“床铺”。没有垫絮,一床半新半旧的棉被折成两半 一半垫底,一半做盖,偶尔山顶几只猫头鹰发出恐怖的怪声,我不禁颤抖着赶紧蒙上被子。毕竟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呀!就这样,我一天天盼望着冬季的结束。
……舞厅不敢进,录像厅与我无缘,我仿佛超出了哪个热闹喧嚣的世界。当然,图书中又多了一个一坐就是五、六个小时的我。读书、写作、打工,这就是我大学的全部生活。
……感谢贫穷这所最好的学校,它让我在人生道路上尝遍艰辛的同时并没有忘记前方的路 跨过一道道山,追求应该追求的。”
中国古代无数“凿壁偷光”“囊荧映雪”刻苦求学的故事,应该是我们共同的楷模和崇尚:只有学习,才能获得知识;只有知识,才能改变人的命运!
“在科学的道路上,是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的,只有那在崎岖小道的攀登上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不想当元帅的兵不是好兵”。马克思、拿破仑著名的经典名言至今都是许多有志青年的座右铭。
四、 以男人的气魄、青春的风采,鼓劲扬帆、铸造人生。
麦克阿瑟将军把德国作家塞 尔.厄尔曼的散文《青春》镶在镜框里,松下幸之助也视为座右铭。这是一篇什么样的散文呢?我摘录一段:
“人生匆匆,青春不是易逝的一段。青春应是一种永恒的心态。满脸红光,嘴唇红润,腿脚灵活,这些并不是青春的全部。真正的青春啊,它是一种坚强的意志,是一种想象力的高品位,是感情的充沛饱满,是生命之泉的清澈常新。”(1998.8.15《中国青年报》)
哈尔滨师范大学张顶,父亲病逝,母亲下岗,靠卖血供儿子读书。1.76米的个子靠捡同学剩饭生活,坚持求学……(1998.12.18《长江日报》)
天津20中刘涛,4岁时被高压电夺去了双臂,以顽强的毅力完成了同龄孩子的学业,参加高考。(2002.7.9《武汉晚报》)
河北邯郸二中学生贺世民,也是4岁时被高压电夺去了双手,以顽强的意志用脚写字,坚持自学和旁听完成学业。(2002.8.30《羊城晚报》)
这里我要特别说说湖南作家何建民,采访40多所高校、300多名贫困学生,用“这是一次落泪的心理历程”写成的长篇报告文学《落泪是金》,介绍了一个个用“泪水凝成金子的人生,金子溶成泪水的故事”,在高校和社会引起强烈反响。每一个读过这本书的人都说是流着泪读完的:南京东南大学来自赤峰的赵永均报到时,“一身皱巴巴的衣服,手拎两只旧塑料包,整个就像流浪汉”,被人说是“叫花子”……华东理工大学来自四川的曾祥德,是家里的主劳力,他不分日夜“一个人又是收割,又是播种”。就这样一边钟田、一边学习。考取大学卖耕牛交学费,“当我从他们手里接过那几百块钱时,就有自己上大学是一种罪过的感觉”。不得已“千里颠沛”到福建收破烂,每日三、四点钟起床,凄凉地吆喝“有破烂卖啊――”“不吃不用”挣学费……还有一个来自苏州的学生,为读大学当乞丐!当地公安整顿治安收容了他,从口袋搜出了“大学录取通知书”时,他放声嚎哭:“还没进大学校门,学校就知道我在外当乞丐,我的脸放哪啊……”河南农业大学的程云飞,一边当“鞋匠”一边读书,再苦再累也要完成学业……(1998.10.28《中国青年报》)